《中醫四大典籍》出版發行座談會日前在京舉行,會議主題是“傳承發展中醫藥建設健康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許嘉璐出席并講話,他指出,《中醫四大典籍》是中醫藥傳承發展的根基,四大典籍凝聚著無數無名賢哲的實踐、探索,也記錄了他們的成敗、艱辛;后代有人搜之于篋,書之于冊,保護考證、爬梳闡釋,里面閃耀著的是一代代良醫巨匠的精誠大愛。會后,應本報記者之邀,許嘉璐撰稿詮釋了自己的觀點。
《中醫四大典籍》出版是在給中醫發展筑基
曹洪欣、武國忠兩位教授主編出版首部《中醫四大典籍》,在我看來是近年中醫學界出版工作中值得特別關注的一件事。雖然30年來中醫藥典籍出版成果豐碩,但是把《黃帝內經》和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的著作集中整理、合刊,這還是首次。這四部典籍都是偉大的中醫藥學經典中之偉大經典。
我在中醫的高貴殿堂前溜達了兩次,始終沒能入門。就像《論語》所比喻的,我只在宮墻之外見到殿堂的屋頂,那殿堂就是中醫的燦爛文化。再打個比方,假如把恢弘博大的故宮視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象的物質體現,那么中醫典籍就像是故宮墻上的角樓。角樓的體積和面積在故宮中占很小比例,但是它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外形、色彩、架構以及背景、空間的利用,無一不達到莊嚴靈巧、完美無瑕的境界,人們從哪個角度看都是較美的。我想,用它來比喻《中醫四大典籍》,或不為過吧。
當下,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了在手機上讀書。曹、武二位聯手整理出版《中醫四大典籍》,可以說是“逆潮流而動”。整理古典文獻(包括中醫文獻),出版紙質本,在中華文化傳承中具有重要意義。姑無論紙質書特別是宣紙古籍的紙墨之香給讀者帶來的無名愉悅,它還給人以厚重的歷史感、沉靜和慢速的享受。這些中華歷代知識和智慧的結晶,顯現著中華民族對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真相認知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對二者關系勇敢的不斷探索。
但是,歷代賢哲的智慧不是文字所能完全表達的。所以在中國文化傳統里有“口傳心授”作為補充。如果把一卷卷殘篇斷簡、一套套典籍比作大殿的八個柱子,那么師承、口傳心授就是四梁和檁條,而歷代的注校就是恢弘建筑的墻壁和瓦頂,三者合起來就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終極殿堂。口傳心授、師承是無字經典,是中華文化傳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醫學延綿永續的過程中,起到了很大作用,而柱梁頂壁瓦檐也缺一不可。如果沒有經典,就沒有依據和根基,很難做到“信而有征”;但是只有經典而沒有言傳和身教,就可能在上代和下代、前人和后人間滯礙難通;僅有口傳而無心“受”,傳承的環節間也很難順暢。
《中醫四大典籍》重新整理出版,是在給現代和今后的中國醫學筑基、立柱。她的莊重、美觀如陽春白雪,顯示出有一批人對民族文獻傳承竟如此珍視、欣賞,讓人民能夠鄭重共享。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就該如此珍視。
師承,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優秀傳統
我的恩師陸宗達(字穎明)先生是黃季剛(名侃)先生的得意弟子。老人家84歲時的一天,把我叫去,說:“季剛先生給我的一批信,我一直珍藏著。我要走了,先生之為人和對我的恩情就沒人知道了,你想辦法發表吧。”季剛先生的信我不止一次地讀過,文言文,無句讀,先生囑我標點出來。沒過幾天老人家又把我叫去,說:“季剛先生的信印出來,人家不知道前因后果,你再代我寫一個題記吧。”時值忙甚,我只好讓我的學生先施以標點,由我校正。先生每每言及恩師,從來諱名,口中只有“季剛先生”,這種尊重和敬畏就是中國師承文化的核心。我的另外一位恩師,是京城四大名醫蕭龍友先生的公子蕭璋(字仲圭)先生。
上個世紀80年代初,江蘇金壇縣建了一座段玉裁紀念館,設于“愚園”。我們幫助搜集各種版本的《說文解字》以充書閣。蕭璋先生一般不參加在外地舉行的學術會議,但這次卻執意要參加愚園的開館儀式和紀念段玉裁的研討會。先生因故晚到半天,未能同與會人員一起參謁段玉裁墓。老人家趕到后,遇雨甚寒,眾勸阻之,不從。段玉裁墓在一家農戶院中,要沿稻田田埂走兩三百米,泥濘滿路。先生深一腳淺一腳地徑至墓前,匍匐于地,三拜九叩,老淚縱橫。我今天講這兩段往事是想說,及門、私淑或后學,傳承文化遺產靠的是“動心忍性”,是體味,是敬畏,是感恩。把這一品格扔掉,中華文化將難以永續。
中醫藥學不是一門“醫學”
《中醫四大典籍》的出版,對社會、對中醫學界,這是一個標志。試問今日之地球,哪個國家能拿出這樣的文化表達?今天,如此鄭重地出版,也增加了古人研究成果的可信度。這是學術所需,更是醫學所需,這對于中醫的發展,無疑是一種助力、推動、激勵。這四大典籍凝聚著無數無名賢哲的實踐、探索,也記錄了他們的成敗、艱辛;后代有人搜之于篋,書之于冊,保護考證、爬梳闡釋,里面閃耀著的是一代代良醫巨匠的精誠大愛。
《中醫四大典籍》的出版,是曹、武二位主編及所有編輯、專家、校對和印刷者辛勞付出的結果,他們的敬業就是對中醫精誠不悔、為國為民品格的弘揚。中國醫學典籍史是一部足以讓國人自豪、自信、牢記、傳續的歷史,也是世界醫學莽莽叢林中僅有的較為年長、挺拔、茂盛、鮮活的一片。從這個角度看,《中醫四大典籍》線裝版的問世,在21世紀中醫文獻傳承中是應該得到重視的。希望它能逐步走進世界各國的著名圖書館,向有關國家和世界展示中國古老而年輕醫學的風采。
較后,我冒昧地向中醫學界提出幾點希望。1.希望今后所有有志于中國醫學的年輕人,先從中華人文和哲學領域入手,打下主體文化及其歷史和哲學的基礎,這樣才能更好地在后續學習中翱翔。2.希望從事中國醫學的研究者和學習者,主動開展和西醫的交流,汲取其長,補我不足;進而擴大到和其他人文社會學科和哲學的對話,以擴大眼界,增加視角,加深對自身理論的開掘,為21世紀中醫突破性的提高、創新做好準備。3.在新時代的高等教育改革中,充分意識到并尊重中醫不是一般所說的“醫學”,它是生命科學、環境科學、物理學、化學、宇宙學、氣象學、倫理學、社會學、歷史學等綜合起來的學問,它不但治病治心,還在引導人們與自然協調,“養生”之學即在其中。4.擴大名師帶徒的比例,學制具有彈性,師生多下基層,尤其是到農村和邊疆去。全科實踐、艱苦實踐,必出真知,更出名醫。
以上幾點,或以為悖謬,但我堅信,唯有動點大手術,中醫才能在21世紀滿足14億同胞對健康和生活品質越來越高的期求,也才能造福于全世界70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