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產地和市場藥商普遍都在議論同一個話題:中藥材價格普遍上漲,庫存中藥材銷售還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借用古希臘哲學家阿基米德的一句話:“給我一根杠桿我就能撬動地球”,剛好印證目前部分中藥材品種由資金驅動造成價格盲目上漲。然而,當前的實際情況卻是中醫藥行業終端消費極度低迷,藥企產能沒有得到應有的恢復,中藥材出口依然呈下降趨勢,在大量資金介入下推動中藥材品種價格普遍上漲與需求放緩相互矛盾日益突出,極易引起中藥材行業的“停滯性通貨膨脹”,簡稱滯脹。
本輪中藥材行情上漲可追溯到2019年,相關中醫藥產業振興方案出臺,給處于低迷的中藥材行業注入活力,中藥材成交量和價格得到快速提升,市場開始活躍。2020年一季度新冠疫情的爆發,疫情品種及部分清熱解毒類中藥材開始大幅上漲,漲幅超過40%的品種有連翹﹑金銀花﹑貫眾﹑板藍根﹑大青葉﹑藿香等,漲幅超過20%的中藥材品種有16個,漲幅在10%-20%也有18個品種。但當時國內的經濟情況是: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8.4%,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下降19%,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6.1%。一季度由于疫情對國內經濟的影響,國家出臺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包括:人民銀行將中期貸款利率下調20個基點至2.95%,向銀行系統注入561億元,釋放更多資金用于小微企業的復工復產。一年期貸款優惠利率下調20個基點至3.85%,五年期貸款利率下調10個基點至4.65%。國務院批準了1萬億元人民幣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用于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人民銀行宣布對農信社、農商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和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商行存款準備金率下調100個基點,預計將向銀行系統注入約4000億元資金。國務院還要求大型國有銀行在2020年上半年將對小企業的貸款增加至少30%。縣鄉貸款融資變得更加容易,部分還是免息貸款,資金極其廉價易得。
藥材行業一直有“行商不如坐商,坐商不如臥商”這一說法,在“行商”和“坐商”操著賣白粉的心賺著賣白菜的錢的時候,“臥商”通過其所掌握的資源與資本聯合,以囤積炒作為主要手段進行盈利。如四川產某種一年生中藥材年產量在2萬噸左右,常年產能過剩,供大于求,其種植成本加上種植利潤農戶以14元左右的價格在產地出售,該品種在市場上正常流通價格一般在15元左右。由于2020年中藥材疫情品種和清熱解毒品種價格飆升導致賺錢效應凸顯,貨幣政策為刺激經濟增長貸款變得更容易更廉價,行業外逐利資本進入中藥材行業,“臥商”開始大量建倉,至使該品種當年價格維持在19元左右。今年該品種產新期間,為控制好倉位和收購價格,開始調動庫存和通過資本運作,將市場價格維持在16元左右繼續吸貨,有了一定的籌碼就制造漲價氛圍:產地去年減種,今年由于氣候原因在減種的基礎上進一步減產。補倉完成之后持續拉升該品種價格,至使該品種價格已經突破歷史高位。順便也帶動了當地另一個中藥材品種突破歷史高位,殊不知這一品種從栽種到產新時間僅需要3-4個月。
今年但凡產地一有風吹草動,就會成為目前中藥材漲價品種炒作的題材。云南干旱,木香漲價。木香主產區分布在云南﹑四川及湖北,產區面積廣泛,市場目前還有前幾年大量質押的木香庫存,至于能漲多高還要看今年木香的產量及該品種在市場上的集中程度。太子參也漲了,據說是因為貴州前期干旱后期高溫造成死苗減產預期,但這一品種老產區就有三個,加上近年江蘇和河北新產區大面積種植,這波行情能持續多久,光靠藥商的資金和熱情是不夠的。不過,還真是有些品種因產量過低市場剛性需求導致的價格上漲,如郁金,菊花,玫瑰花等。還有一些品種是因為2020版《中國藥典》全面實施,藥典中新增33項農殘和重金屬限量測定導致符合藥典品種價格理性上漲。
今年一季度末,藥材市場物流指數同比下降50%以上,中藥材出口量減少約20%,部分飲片企業銷售下降六成,淡季在三月末已經提前到來。《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于2021年3月1日實施,中成藥及飲片在醫保支付上被加以限制:92個口服中成藥被限,56個中藥注射劑被限,30多種中藥飲片不得納入基金支付范圍。是繼《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化藥及生物制品)的通知》以來的又一次中藥限消文件,給本來消費能力不足的中藥行業制造政策性限消。新版《藥品管理法》的實施動輒處罰幾十到上百萬元,新版《中國藥典》在以前的檢測基礎上新增了33項農殘和重金屬測定,中成藥制藥企業及飲片企業不得不投入巨資購買配套檢驗設備及儀器,無形推高了中成藥及中藥中藥飲片出廠成本,價格的上漲必然抑制相應的消費。
中藥材行業并不同于股票市場,并非價格上漲就能產生賺錢效應。持有一支股票,只要價格上漲就能拋售盈利,或者價格不漲長期持有,或者割肉清倉,那都是分分鐘能完成的事情。中藥材一旦持有,價格上漲了,只有找到合適的賣家出售才能盈利。長期持有只會增加資金成本及養護成本。但凡價格大漲的中藥材品種,必然會調動藥材種植戶的種植積極性,一旦大面積產新價格不一定由莊家說了算。目前中藥材價格普遍上漲并不能說明中藥行業牛市的到來,只能說是在整體經濟低迷的情況下,資本為尋找出路,紛紛涌入中藥材行業導致部分品種價格過快上漲,其結果往往是莊家賺了行情卻不賺錢,不僅擾亂了市場中藥材經營秩序﹑推高了藥企生產成本和抑制了中藥行業的消費,還為藥賤傷農埋下深層次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