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查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審查,《中藥材采收與產地初加工技術通則》及《白芷等3種中藥材采收與產地初加工技術規范》,并責成編制組在會后依據質詢環節的修改意見進行逐條修改后形成報批稿。
近年來,由于中藥材的生產和管理過程不規范,中藥材質量問題頻發,警惕“中醫將亡于中藥”的呼聲不斷。如何通過規范中藥材生產過程,確保優質、穩定、有效、可控的中藥材原料生產已成為中藥界共同關注的話題。
11月21日,在中國中藥協會主辦、漢廣集團承辦的中國中藥協會團體標準《中藥材采收與產地初加工技術通則》及《白芷等3種中藥材采收與產地初加工技術規范》標準審查會上,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等10余個單位的專家組成標準審查委員會對《中藥材采收與產地初加工技術通則》及《白芷等3種中藥材采收與產地初加工技術規范》進行了現場審查。
經過討論,審查委員會成員一致認為,《中藥材采收與產地初加工技術通則》及《白芷等3種中藥材采收與產地初加工技術規范》資料齊全完整、內容詳實、數據準確、格式規范,符合標準制修訂工作程序的要求,具有一定的適用性和可行性,對提高藥材質量、規范市場、促進產業發展和科技進步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審查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審查,并責成編制組在會后依據質詢環節的修改意見進行逐條修改后形成報批稿。
“制定通則的目的就是要為中藥材種植和加工從業者所做的工作提供技術規范。從目前來看,采收和產地初加工是中藥材質量控制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但之前并沒有規范這個環節的總體技術規范。”《中藥材采收與產地初加工技術通則》編寫情況匯報人、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教授魏勝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希望通則的出臺能讓全國的中藥材種植和加工從業者能在生產中有據可依,進而保證藥材品質,使得該環節上下游的從業者、企業能夠較終受益。
《中藥材采收與產地初加工技術通則》的提出,主要針對長期以來中藥材采收與加工行業規范空白的現狀。目前,中藥材采收與加工多以藥農小作坊式加工為主,存在著無規范采收、經驗性加工、隨意性包裝、家庭式儲存情況,尚無統一的標準化的采收加工技術規范。該通則的提出,有利于中藥材規模化種植和產地工業化加工的發展,對保證中藥材質量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而《白芷等3種中藥材采收與產地初加工技術規范》中遴選的3種道地藥材均存在主產地缺少相應的采收與產地初加工技術規范或標準的問題。該規范對中藥材制定產地初加工技術規范,將傳統的生產工藝條件數據化、操作標準化,為中藥材初加工生產的規模化、規范化、機械化提供科學依據。
據悉,《中藥材采收與產地初加工技術通則》及《白芷等3種中藥材采收與產地初加工技術規范》由漢廣集團聯合中國中藥公司、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廣州至信中藥材飲片有限公司、湖南農業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印刷學院、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工商大學、中國中藥協會中藥材種植養殖專業委員會等單位共同起草并于2017年5月16日正式立項。這是對中藥材生產標準體系的有益補充,其制定和頒布對于規范化中藥材采收和產地加工環節,確保優質、穩定、可控的中藥材實現標準化生產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