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是人類追求健康的世紀,也將是一個大健康產業獲得極大發展的時代。在構建大健康產業政策的紅利下,中藥材行業正迅速發展,尤其中藥飲片和保健品市場潛力巨大。但是,中藥材原料生產過剩也悄然來臨,這與當前的市場需求很不匹配。
隨著農村土地流轉的確權,大面積流轉的土地正在尋找合適的經濟作物,選擇中藥材種植成為一些包地大戶的較愛。然而,由于這些種藥大戶不注重信息引導和產銷對接,盲目擴大種植面積,導致產能過剩,抑制價格走高,推動行情向低谷邁進。
今年下半年以來,漲價的藥材占比例減少,而走向低價的品種不斷增加。如:蛇床子、黑胡椒、蓮子、半邊蓮、豬苓、菟絲子、梔子、板藍根、北沙參、防風等,這也許是藥市走向低谷的前兆。就連上半年表現強勢的藥材石菖蒲、蟬蛻、草果、遼五味、云木香、白術,三七等也出現了不同幅度的回落。只有少數野生藥材和供求存在偏緊的品種,依然保持著強勁勢頭,如:蒼術、赤芍、重樓、白及、野菊花、水蛭,蜂房以及吳茱萸、蔓荊子,遠志等。
一些藥材價格上漲后繼續沖高動力不足,隨著貨源進入實際消化,反而再次下滑,說明了生產端來貨增多。因“飛檢”和環保治理,一些不具備生產能力的中小企業多停業整頓或關閉,如此,導致藥材原料需求大幅下降。這是當前一些藥材銷路陷入困境,行情遲遲在低谷徘徊的原因。
對比跌價藥材,雖然漲價的藥材漲幅大,但是,多是需求不大的小品種,如:吳茱萸、蔓荊子,蟬蛻。名列前30位的漲價藥材,年銷量過5000噸的只有金銀花、麥冬、丹參和黃芩。為何五百多種常用藥材,漲價的大宗品種占的比例小。究其原因,近幾年中藥材生產過熱,供應貨源已超出“蓄水池”容量,甚至造成溢流。
按照中藥材漲三年,落三年,不漲不落又三年的周期論斷,2015-2017年應是不漲不落的三年,2018-2020年將迎來新一輪漲價周期。其實,2015-2017年藥材生產處于低速發展階段,也是消化庫存期,然而,2016年下半年一些藥材價格提前上漲,打亂了這一周期規律,使得藥材生產再度死灰復燃,而且達到了近幾年高峰。
中藥材生產過剩主要體現在家種品種,說明了生產端對市場需求變化不敏感,對市場信息傳遞處于盲區或短路。如今,大貨交易多轉移到產地,使得市場需求不斷縮減,經營戶的日子越來越難過。提前購貨囤積“買預期”成為越來越多市場藥商的獲利手段,只是在生產過剩的情況下,壓貨商想在短期內“翻身”也是“壓力山大”!
總之,當前中藥材生產過剩和市場實際需求反差大,種植戶只盯住利潤,忽視了盲目擴大生產,僅靠占中藥市場不到三成的飲片(含顆粒配方)需求高速增長無法消化過剩的產能。因此,未來藥市行情下滑壓力不斷加大。
隨著大健康時代的到來,中藥飲片及配方顆粒成為新的原料需求增長點。為避免過度的產需失衡,防止藥材因價格大漲而增加藥企生產成本,企業儲備原料將成為常態。由于中藥產業前景看好,將會有更多的資本進軍藥市,同時,藥農市場意識和抗風險能力在增強,以此大大縮短爛市低谷期。
當前家種藥材生產仍在高速發展,遠超市場實際需求增長速度。在高價刺激下,多數家種藥材新增產量將在未來兩年內集中釋放,以此加大生產過剩壓力。由此預斷,未來兩年藥市將迎來新一輪低谷。
2017年一些藥材價格回落已是走向低谷的前奏,廣大藥商應做到有備無患。不過,隨著大健康時代的到來,中藥飲片和藥食兩用藥材需求激增,同時,頻發的自然災害導致一些藥材減產,這些利好因素的存在,支撐整體行情難以出現爛市,不排除少數受災減產的品種價格逆勢上揚。等低谷過后,藥市又將迎來新一輪漲價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