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下旬白芍進入產新,到目前已兩個多月時間,與近幾年同期相比,今年白芍新貨產出量并不大,但是,價格則不漲反落。到底今年白芍采挖面積如何?為何遲遲不見大量新貨上市?
2013-2014年白芍統貨價格賣到20元左右,生長4-5年的畝收入1萬元以上。據當時資料記載,那兩年藥農種植積極性較高,不但主產區亳州栽種面積大,而且新產區擴種不少面積。按照白芍生長期4-5年采挖,2013-2014年栽種的恰好趕上今年采挖。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在9月中旬白芍產新期間,筆者曾到譙城區五馬、十九里、觀塘,譙東鎮進行考查。
每年白芍產新之際,一進十九里鎮便可看到街道兩旁或農戶房前屋后晾曬的白芍,而今年則很少看到有晾曬白芍的,一打聽才知道,因查環保不準曬藥。不但不準晾曬藥材,而且白芍不準用脫皮機脫皮,說是排出的水污染環境。難道藥農種植的白芍就爛在地里?在觀塘鎮看到一農戶正在采挖白芍,筆者便向前了解情況。不是查環保不準用機械脫皮,也不能露天晾曬嗎?你家白芍采挖后咋辦?筆者問道。藥農告訴筆者,白天不讓脫皮,只有夜晚偷著干。不讓在大門外晾曬,咱就在自家院里晾曬。總之,活人不能讓尿憋死吧。為啥不“點地塊”賣給販子,筆者問道。人家不出價,1畝白芍只給3500元。自己挖,用機械脫皮,曬兩個太陽,能多賣出一倍的價錢。藥農告訴筆者。咋不賣鮮根子?筆者繼續問道。今年鮮根條價格也低,只賣價3.5元/千克,有蟲眼的賣2.5-2.8元,好的才賣4.5元。今年白芍不值錢,生長4-5年只能賣幾千元。藥農無奈地搖搖頭說。
由于查環保,譙城區城市周邊鄉鎮是不準許加工白芍的,想加工的必須有污水處理設備。以前燒煤炭的炕房必須改成電炕,否則,一經查出給予沒收。今年沒有加工條件的都不敢買貨,這就是很少有人下鄉“點白芍”的原因。今年白芍多是農戶自采自挖,采挖后再到邊遠鄉鎮去脫皮。
因為查環保,今年商販多不敢買貨,這就是白芍新貨產出量不大,反而價格穩步下滑的原因。自白芍產新以來,十九里鎮新貨上市量明顯少于往年同期。盡管如此,白芍交易也不盡人愿。不過,今年有加工條件的,利潤還是不小的,因為鮮條價格普遍在3.5-3.7元,加上人工成本,統貨折干成本價不過11元,而集貿市場統貨賣價13元(含潮)左右。如果加工飲片出售,利潤更大。
由于今年查環保,買貨商家少,價格又不高,很多種植戶不愿采挖,到目前白芍實際采挖的面積并不大,具體有多少面積,確實不好統計。從采挖的實際情況來看,今年有不少生長4-5年沒有采挖出來。從幾大集貿市場上市貨源了解,今年白芍新貨上市量比往年同期少得多。
今年白芍新貨價格走低,行情低落,那么,藥農種植積極性如何?據了解,今年多數藥農不愿再種植白芍,導致白芍繁殖芽價格也一路下滑。譙東鎮一種植戶告訴筆者,他的白芍芽只賣300元/畝,前幾年可以賣1000多元。目前白芍芽賣1.8元/公斤,前幾年賣到5-6元。白芍芽1公斤大約有20棵左右,商販對外出售0.15元/棵,1畝需要2800-3000棵。白芍芽多銷往外省,商販從種植戶手中收購,經過加工剁芽后再賣給種苗商,種苗商在外省區發展種植。
再過一段時間,白芍就不能再采挖了。2018白芍采挖面積不大已成定局,多商反應,今年白芍產量比去年少50%左右。隨著白芍產新結束,其行情能否發生逆轉?一切都在變化中,將繼續跟蹤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