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在大健康時代會凸顯價值。在養生、未病、慢病、醫養、心理診療等方面,具有經濟合理性。
在整個中藥產值中,中成藥占比遠遠高于中藥飲片,這符合制藥工業的發展規律,也適應了患者消費便利的需要。觀察我們國家的用藥現狀,化藥除了過一致性評價的品規,很泛濫。而中成藥面臨的局面則更復雜:首當其沖,有中藥注射劑的種種質疑和說不清,必然需要科學證明;其次,非基中成藥有千軍萬馬,部分醫院已帶頭禁入,山雨風滿樓;第三,中成藥批文生產門檻較低,低水平產能泛濫的情況容易出現;第四,在流通領域,永遠存在新老漏洞,不排除一些劣藥逆市發揮。
上面提到了對中藥產業的種種懷疑與限制,但與此同時,國家正在做中藥品種保護,鼓勵中藥穩定、創新、持續發展。中藥注射劑是最具突破的中成藥劑型,這些藥企向化藥注射劑借鑒了,引出質疑和困惑;也向制劑工藝控制水準開戰了,制造水平比原來好。科學提問使創新形式的代表產品遭遇內外部質疑,未解除質疑的產品泛濫上市使產業增長逆轉。有一些中藥注射劑或許有效,安全性不牢靠;也有一些中藥注射劑使用安全,有效性方面沒說服力。解決這些問題十分緊迫且重要。
我決不為中藥注射劑現存的顯要問題掩飾或開脫,但比較其與中藥飲片、其他劑型中成藥之間的聯系:首先,中藥注射劑目前雖然很難標準化,但它所在的制劑工業必然更有能力和本能實現標準化,并已進入實踐;其次,正是因為標準化量產的局限性,中藥注射劑、其他劑型中成藥難逃“一方治萬千患者”,易出現濫用藥;第三,中藥飲片認同“是藥三分毒”,講究因病、因癥、因人的個性化治療,藥離不開醫,生產效率很難拔高。中藥發揮應有作用,醫和藥既要結合,也要分開。
所謂分開,就是中成藥已經在做的事,不僅中醫甚至西醫一直也可處方中成藥,其他還有處方外流或非處方零售。嚴控中成藥,目的是集中打擊生產、營銷和處方亂象,是對產業安全與醫保資金的保護。仿制藥及其一致性評價,是西學東漸,我們向先進學習、向創新努力;中醫藥最主要持有人在中國,需要學貫東西,我們向傳統瑰寶再問、再解,向外國應用經驗再交、再通。國人喜食豆腐,周邊國家受我們影響也廣泛食用,歐美歷數百年而未開豆腐文化。有些普世價值,我們最在行。
醫藥產業統計顯示,中成藥主營業務從2015年6697億元,下降到2018年4655億元,兩年之間斷崖式下降30%。依照國衛辦醫函558號文件對“西醫開具中成藥處方”做出限制和規定執行,中成藥可能退出綜合性醫院。2019年行業預計全年下降大約為2000億元,中成藥主營業務收入跌幅度會超過40%。不只我認為,中醫藥在大健康時代會凸顯價值。在養生、未病、慢病、醫養、心理診療等方面,具有比較好的經濟合理性。突破科學認證方面,標準化、生物醫藥的發展會反哺中藥。
最后重點說一下濫用藥問題,不僅僅中藥注射劑有,不僅僅中成藥有。中藥濫用肯定費錢,卻天然不比抗生素濫用、化藥濫用更危險。長久及現實的中肯結論來看,中藥確實有一定對癥療效,在保證安全性上有一套自成體系的理論、原則。在大家給予中藥的安全性問題很多關心、關懷的同時,請一定不能放松對于化藥、生物藥方面的用藥危險監視與總結。雖然不同藥物體系的作用機理存在差異,但在保證人藥的安全性上,不能厚此薄彼、顧此失彼、以偏概全,這是中藥發展的小確幸。